三月,正是冰城哈尔滨冬春之交、乍暖还寒的时节,一条有人贩卖猛犸象化石的消息,经新闻媒体的传播,成了哈尔滨人近期的一个话题。那一块块巨大的猛犸象化石,更引起了人们对这种生活在远古时代庞然大物的诸多遐想。为此,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全国唯一收藏着猛犸象化石的黑龙江省博物馆,经专业人士的描述,逐步揭开了猛犸象由起源到消亡的神奇过程。
据黑龙江省博物馆自然部副主任杨秀娟介绍,猛犸象是生活在1至4万年前的一种长鼻类巨型哺乳动物。据出土的骨胳化石推算,活着的成象,身高在三、四米左右,体长为6米左右,体重可达四、五吨重,当时在黑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头数之多、分布之广,均可称为之最。因此,猛犸象是黑龙江省有代表性、指示性的动物。猛犸象被专业人员划分为松花江猛犸象和真猛犸象,现在统称为松花江猛犸象。目前,出土较多,并有人贩卖的猛犸象化石,均为松花江猛犸象化石,这种象又称长毛象,它的体表长着2.5厘米长的短毛,背上却长着近半米长的长毛。它的皮下脂肪也极发达,厚九厘米,背上还长有骆驼式的奇峰。由于黑龙江省属寒带、亚寒带地区,第四纪时龙江大地基本是冬天,所以当夏天植物繁茂时,猛犸象就猛吃草,将养料储存在“驼峰”里。冬季,草木枯死,食料不足时,猛犸象就把夏季储存的养料,补充体内的消耗,以适应寒冷的气候。由于长期生存在寒冷地区,猛犸象喜群居,故被称为猛犸象——披毛犀动物群。
就猛犸象化石的由来及相关情况,杨秀娟对记者说,过去在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均发现过猛犸象化石,但大多是零散的牙齿和部分颌骨及四肢骨,只是到了1973年黑龙江省肇源县三站乡在搞水利建设的施工中,在松花江的阶地上从距地表4.9米深的地层中面首次发现了一具较完整的猛犸象骨架化石。这具猛犸象骨架化石,身高3米,体长6米,门齿总长为2050毫米。据推算这是头老象,活着的时候体重可达四、五吨重。它生存的年代,大约在距今21200正负600年。这一化石的发现,填补了当时黑龙江省第四纪猛犸象化石的空白,也为古生物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。杨女士还向记者说,目前收藏在黑龙江省博物馆的这具猛犸象骨架化石,还曾到日本和台湾等巡展过,引起了当地社会各界的浓厚兴趣,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目前,这个博物馆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,在黑龙江省的拉哈地区又组装了一具较完整的猛犸象骨架化石。
在分析猛犸象夭绝的原因时,杨女士说,就像恐龙夭绝一样,人们目前还是众说纷纭,但从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情况来看,主要是气候变暖,堵塞了它们的迁徙道路,而使这种喜寒“候鸟”式的巨型动物,无法再找到适应生存的环境,而导致了它们的夭绝。她还向记者介绍说,现在依然寒冷的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等地域,有些1万至7万年前的猛犸象还被冻在厚冰中,连毛带肉都保存了下来。去年10月份,一媒体以“新发现猛犸象将被克隆、万年夭绝物种有望死而复生”为题,报道了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又发现了一具有毛有肉的猛犸象遗体。
采访结束前,杨秀娟女士不无忧虑地说,化石是生命历史的记录,地下的古猛犸象化石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,我们有责任保存好每一件化石,并将其留给子孙后代。但是由于资金紧张,每年古生物考察所需的15至20万元的经费无法筹集,老百姓捡来的零散化石给的奖金也是微乎其微。此外,由于没有资金搞普查,黑龙江省的地下究竟埋藏着多少这样的宝藏还都不得而知。她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,要充分重视猛犸象化石的保护和挖掘工作,让那些沉睡了数万年的化石,展现出它们应有的价值。